哪个平台可以买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探索海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之道——
全程全面机械化,耕植沃野“新丰景”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10-25 字体:[ ]

眼下,海门乡间的水稻田片片金黄,种植户们搁田等待收获季到来。趁着农闲,临江新区红红家庭农场负责人黄华又开始维修、保养收割机、拖拉机、烘干机等机具,为水稻收获作准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就需要机械化生产支持。近年来,海门大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示范扶持

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

今年,红红家庭农场种植了上千亩水稻,水稻长势旺盛,农机功劳不小。“我们农场的水稻从育秧到收割全程机械化,使用农机除了效率高、省人工外,作业质量高、误差小,可以体现秧苗长势统一、栽插密度均匀、培管效果明显、收获损耗减少等优点。”黄华介绍。

稻麦产业的适度规模经营,紧扣国家粮食安全要求。目前,海门稻麦全程机械化率基本稳定在99.8%以上。不仅是稻麦,全区的油菜、花生、玉米、大豆等作物也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悦来镇悦来村强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今年被纳入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在区财政的支持下,他们采购了播种机、洗果机、剥壳机等一整套设备,并在悦来镇和临江新区两地种植了80多亩连片花生。“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过去因播种慢、采收难,制约了大家的种植积极性。现在不一样了,每个环节都有机器助力,播种和采收效率分别提高了160倍和240倍,人工成本节约了大半,花生在田里长芽霉变概率也降低了。”强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方小龙说。

近年来,海门以示范带全程、以基地提水平,着重做好规模化特色农产品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方建设。尤其是今年,海门共培育百亩以上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方26家、花生全程机械化示范方10家、百亩以上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方11家、百亩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方35家,300亩大白菜全程机械化基地1家。同时,通过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等农机推广示范方式,加大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今年举办的特色农机展示会、山药定向槽机械化演示会、花生机种和机收现场观摩会、青毛豆机收现场观摩会上,共展演机具80余台(套),大大提高了种植主体对农机装备技术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为帮种植主体树立信心,海门在中央、省市农机购置、报废更新等扶持政策之外再加码,提高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今年以来,全区新购置各类农业机械240台,补贴受益农户120余户,已兑付资金数217.9万元。

领域拓展

实现全面机械化目标

机械化不仅是种植业需要,还是农业各领域需求。近日,京海禽业多批新的白羽种鸡苗被分别运送至悦来和临江新区的养殖场。两地的养殖场全部采取楼房养殖模式,整条生产链配备完整的自动化设备。自动喂料机,可精准饲养鸡群;自动集蛋机,可定时搜集鸡舍内的鸡蛋;环境控制系统,可自动切换通风、加热降温模式;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可自动过滤鸡舍内的气体和污水等。“有了全套的自动化设备,我们养殖人员减少了一半。养殖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平时只要做好鸡舍的日常巡检、免疫接种等即可。”京海集团研发部经理杨慧告诉记者。

机械化不仅走进了畜禽产业,也走进了水产业。眼下正是螃蟹上市季节,四甲镇头桥村美玉水产养殖基地的工人们每天忙着取蟹、包装、销售。“养殖场安装了数字化系统,在系统支持下,螃蟹质量好、分量足,存活率比过去提高了15%左右。”合作社负责人王光玉说。

王光玉所说的数字化系统集水质检测、农业小型环境气象监测、智慧物联管理于一体,可实时显示塘内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氨氮含量、pH值及空气温度、湿度等数据,还有养殖风险综合预警、视频在线观看、历史记录回看、信息推送等功能。这套系统终端可直接连入手机,工人能根据信息显示,调整喂食量、营养剂投放量、药剂投放量、水位等。更便捷的是,系统与增氧机进行了绑定,水体的溶氧量只要低于一定阈值,增氧机就会自动打开,从而降低螃蟹死亡率。

近年来,海门从设施园艺标准园建设、四青作物加工、畜禽产业、水产产业等方面推进农机化工作,不断拓展农业机械化范围。今年以来,全区重点实施青毛豆履带式收获设备、畜禽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设施农业宜机化改造等项目共计94个,落实资金4859.22万元。

科技赋能

打造智慧多元服务场景

农业智能化,使海门的农业机械发展逐步迈入从全到好、从好到强的新时代,为海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智能化开窗系统、挑高钢结构、结实棚膜……这是近日记者在正余镇看到的100亩连栋大棚的建设场景。依托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建设,正余镇新建的连栋大棚智能化程度高,目前该连栋大棚整体建设进度完成六成,建成后将引进物联网系统、机器作业臂、水肥一体化设施等智能化设施设备。“启用后,人工参与种植的部分就很少了,只要在平台终端指挥操作,就能完成播种、培管、采收等工作。节水节肥率还能维持在40%以上。”正余镇农社局副局长徐斌豪介绍。

近年来,海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引进新技术、新人才,推动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安装、应用农机智能装备,农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拥有智能导航辅助系统、智能监测等农机装备585余台,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126台,其他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智能控制电动卷膜机、智能喷灌设备等1000余台套;培育市级以上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8家。今年,海门还将新增数字化牧场和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高标准农田项目各1个。

与此同时,海门还不断探索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指导和服务方式,助力有心从事规模化种植的主体提高机械化运用程度。目前,海门全区正常运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43家,完成省、市“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创建8家,完成特色农机服务组织建设3家。